美日印澳宣布启动“矿产合作”,这能“变”出稀土?
二、四国算盘:各怀鬼胎的“反东大同盟”
1. 美国:空喊口号的纸老虎
鲁比奥高呼“要实干”,转头却只拉来三四十家企业开茶话会。美利坚稀土储量虽全球第二,却困在“开采易、精炼难”的死局:本土16%的产量,八成粗矿还得运往东大提纯。更讽刺的是,拜登政府砸钱搞供应链审查三年,到头来连座像样的稀土分离厂都没建成。
2. 日本:海底捞月的赌徒
岩屋毅宣布“明年开挖海底稀土”,豪言壮语听着唬人。可东瀛哪来的底气?当年被东大稀土断供的旧伤未愈,如今技术卡在“低放射精炼”的实验室阶段,连《日经》都坦言:“精炼核心技术仍握在东大手中”。至于海底采矿?先问问高昂成本和生态反噬答不答应!
3. 印度:官僚主义的泥潭
苏杰生嘴上附和“合作”,莫迪政府却偷偷把卢比砸向本土稀土增产。可惜啊,印度矿藏潜力虽大,却败给了低效的行政审批、腐败的地方势力。1%的全球产量,连自给都勉强,还想当“东大替代者”?
4. 澳大利亚:瘸腿的矿车
黄英贤带来澳洲7%的稀土储量,却带不走产业链的残缺:矿石挖得出,却炼不精。澳企Lynas折腾多年,精炼厂还得靠马来西亚代工,污染纠纷不断。想靠美日技术输血?东大三十年积累的技术壁垒,岂是短期能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