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萨德折戟!马来西亚反击,以特工监狱啃窝头
边境管控同步升级。移民局启用AI人脸识别系统,重点筛查持欧美护照的中东裔旅客。去年以来,23名持西方护照的疑似摩萨德特工被拒绝入境。
更关键的是反制本土帮凶。国家安全委员会修订《反间谍法》,规定为外国情报机构服务最高可判25年监禁。阿维坦案的马来西亚武器贩子正是首批被重判者。
“我们将持续增强监测能力。”安瓦尔宣布的内政改革包括:扩编3000人海岸警卫队,在泰马边境增设扫描站,实时监控武器走私路线3。这些举措直指摩萨德的泰国-马来西亚渗透通道。
吉隆坡同时展开外交合纵。7月22日警告发表当日,马来西亚外长已飞赴卡塔尔协商区域情报共享机制。东南亚五国反恐情报网正将摩萨德纳入监控名单——这在十年前不可想象。
05 神话破灭?摩萨德光环褪色的警示录
阿维坦在马来西亚的狼狈落网,不过是摩萨德近年失误链上最新一环。曾经令全球情报界胆寒的“中东之眼”,如今频现战略盲区。
2023年10月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摩萨德与辛贝特特工集体失灵。这个自诩拥有4000名特工、1.2万名线人的情报巨头,竟对加沙地带武装渗透毫无预警。
行动能力同样断崖下跌。对比1976年恩德培机场千里救人的精准突击,如今摩萨德在马来西亚的犯罪式行动显得粗糙可笑——阿维坦持以色列真护照活动,武器存放酒店房间,连行动资金都用可溯源的加密货币。
“摩萨德神话正在破灭。”前摩洛哥情报官员艾哈迈德·拉希迪指出,“当政治绑架情报机构,专业主义就让位于极端主义冒险”。马来西亚的挫败显示,小国同样能构建有效反情报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