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航母亮剑西太!歼15挂实弹“押送”外机返航
03 技术亮剑:国产装备实战验证,体系作战破茧成蝶
此次行动成为国产尖端武器的实战检验场。歼-15B搭载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在复杂海况中保持对小型高空目标的稳定追踪,探测精度达国际领先水平2。机载战术终端实现秒级目标识别,对外军无人机电磁特征的比对效率较传统手段提升80%。
导弹系统采用“间断连续波照射”技术,有效规避对方电子侦察。舰载综合光电系统更克服了海上盐雾环境对光学传感器的干扰,实现全天候监视能力。
最引人瞩目的是“侦-控-打无缝衔接”的体系突破。歼-15B通过高速数据链将目标三维坐标实时传输至编队指挥中枢,形成“战斗机前出查证、驱护舰火力兜底”的协同模式2。首次投入实战的“海鹰-4”舰载无人机在战区外围实施电子侦察,编织起立体监视网络。
04 深蓝蜕变:从驱护舰孤影到攻防矩阵的历史跨越
凝视今日纵横大洋的钢铁编队,海军某部指挥员景永春感慨万千:“十几年前,这里只有我们驱护舰的身影。此刻,人民海军纵横海天,这里已铺开几百海里的攻防矩阵”379。这不仅是装备的升级,更是作战理念的质变。
双航母协同实现“1+1>2”战力跃升:制空范围扩展至1500公里,反潜效率提升40%,战场生存能力倍增。演训数据显示,辽宁舰单日舰载机起降达90架次,山东舰达50架次,接近美军作战标准4。夜间起降认证同步完成,突破全天候作战瓶颈。
“不是出海就是准备出海”——山东舰官兵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海军远海训练的常态化实战节奏。当双航母编队曾在西太平洋“消失”8天,航迹覆盖关岛周边时,这种远程投送能力已让传统海上强国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