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神话破灭!解放军体系力量击落隐身战机
美军F-22初露锋芒时,也曾让自家四代机部队陷入“F-22恐惧症”。演习导演部甚至不得不使出“无限复活”的“机海战术”赖皮招数——被“击落”的四代机飞出规定距离即可“满血复活”,这才勉强堆出一架F-22的“战损”,代价是上百架四代机被判定摧毁。
反杀密码:体系、装备与战术的跃升
歼-10C能撕开歼-20的隐身屏障,绝非偶然。这背后是中国空军体系作战能力的跃升,是四代半战机技术性能的支撑,更是对抗五代机战术逐渐成熟的必然结果。
歼-10C装备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更远、精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虽仍难在超远距离稳定锁定隐身目标,但在体系信息引导下,探测到歼-20的窗口期大大延长。当歼-20为攻击而打开弹舱,或侧后半球暴露时,其雷达反射信号会陡然增强,此刻歼-10C的雷达便有了可乘之机。
更关键的是其机头下方集成的先进红外光电搜索跟踪系统。这套系统不发射任何电磁波,通过被动探测目标自身强大的红外辐射信号进行搜索、跟踪和锁定。对于主要针对雷达波隐身的战机而言,这种“静默猎杀”方式防不胜防。印巴冲突中,歼-10CE能在远距离有效锁定具备部分隐身能力的“阵风”战机,这套红外系统功不可没。
霹雳-15超远程空空导弹的服役,彻底改变了空战杀伤链。其超过200公里的惊人射程,配合革命性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赋予导弹前所未有的末端能量。歼-20即使开启超音速巡航试图脱离,也难以逃脱霹雳-15的死亡追击。相较过去射程仅80公里左右的中距弹,五代机的安全脱离空间被极大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