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自曝惊天战果!莫迪却遭逼问:谁勒住缰绳?
疑点二:印军“零损失”的神话泡沫?
不对称战争幻象: 现代空战是体系对抗,印方宣称在激烈对抗中自身“零损失”几近天方夜谭。巴军并非鱼腩,其装备的JF-17 Block2/3、F-16及中远程导弹具备相当威胁。印军若真如宣传般深入巴境猎杀预警机,必遭巴防空体系(地空导弹、高炮、战斗机)的饱和攻击。 苏-30MKI虽强,也难在密集火网中全身而退。
战场迷雾与“幸存者偏差”: 战果确认本身极易出错。雷达信号混淆、导弹脱靶误判为命中、飞行员误报等情况在激烈空战中屡见不鲜。印方宣称的“5+1”是否经过严格敌我识别(IFF)和残骸确认?辛格未出示任何影像、电子信号记录或残骸定位信息,仅凭单方面说辞,其“零损失”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
疑点三:特朗普的“神预言”与印方的“此地无银”
时间线的致命巧合: 5月10日停火达成,特朗普几乎同步在社交媒体宣称“是我调停了印巴!”。这种“巧合”过于精准。 尽管印方矢口否认,但其仓促停火的决定与特朗普的“邀功”在时间线上严丝合缝,难以用“纯属意外”搪塞。
“压力”的具象化: 特朗普素有插手国际事务“刷存在感”的癖好,且与莫迪有“推特互动友谊”。反对党质疑的“外部压力”,特朗普的推文就是最直白的注脚。印方越是否认,越显得欲盖弥彰。 是否有未公开的外交密电或高层通话施压?莫迪政府欠国民一个清晰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