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上枷锁!美如何用卫星数据拴住乌克兰的手
四、军工复合体的"控温术"
这场代理人战争的温度计,捏在军火巨头手中:
阶梯式喂刀:先送头盔防弹衣,再供海马斯火箭炮,最后"施舍"ATACMS——既延长战争周期,又测试俄军底线;
账本政治学:2025年特朗普暂停军援,逼欧洲接盘,美军火商却转手向东欧倾销旧武器;
乌克兰自研困局:当乌方研发"火烈鸟"巡航导弹欲摆脱控制时,美方突然放宽ATACMS审批,挤压国产武器空间。
血泪数据:三年战争使雷神公司股价暴涨217%,而乌军阵亡人数超50万。
五、东大视角:被戳破的"遥控神话"
当白宫炒作"乌克兰自主决策"时,东大早已看穿本质:
五角大楼泄密文件显示,乌军70%远程打击由美军情报人员指挥;
民用无人机在战场大放异彩,反衬出美制导弹的"傀儡属性"——无需审批的土武器,往往最致命;
兰德公司警告代理人战争正反噬美国:国债飙升、盟友离心、俄军越打越强。
历史对照:美国在阿富汗用GPS拴住圣战者,如今用卫星拴住乌克兰——剧本相同,棋子已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