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现象!事关东大,日本已不听美国的话了!
3. 战略自主的“隐性表达”
近年来日本正加速推进战略转型,在日美同盟框架下愈发强调“自主化”决策,不再无条件盲从美国指令。美国此前的关税大棒就已经让日本心凉凉了,日本对美国政策不再完全配合也让美日之间的关系不如以前那么密切,此次拒绝美国,既是对这种霸权式胁迫的被动反击,更是日本展现战略自主的主动尝试。通过绑定WTO规则,日本在不直接撕裂同盟关系的前提下,表明态度。
而加藤胜信这次强调WTO规则的,抓住了美国提议的核心违法点,美国要求针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加征关税,完全背离WTO最惠国待遇原则这一多边贸易体系的基石。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核心精神,成员国需对所有贸易伙伴给予公平待遇,不得因第三方贸易行为对特定国家实施歧视性惩罚。
日本正是利用这一规则共识,将自身拒绝行为包装为“维护多边体系”的正义之举,既占据了道德高地,保持了合法性,又避免了与美国的直接对抗。
日本表态的破局意义与示范效应
日本是公开拒绝美国提议的国家,其明确立场与欧盟“暧昧”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了这一表态的破局价值。
欧盟之所以态度暧昧不清,只因为欧盟内部存在分歧,一些和中国联系紧密以及对俄罗斯有能源依赖的国家不同意,而一些对俄安全焦虑的国家,更倾向于配合美国立场,这就导致欧盟内部意见不一,虽然冯德莱恩的态度暧昧犹豫,但欧盟需满足“27国一致同意”的决策门槛,客观上导致其“不敢表态、无法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