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天空变天?歼35或成沙特首选,美国送神助攻
01 美国保护伞的漏洞:卡塔尔事件惊醒中东梦 卡塔尔事件发生后,中东地区掀起了一场静悄悄的反思潮。沙特在事件后加速了与中国的防务合作,2025年签署的协议包括本土化生产弹道导弹和无人机技术。这一举动背后,是中东国家长期以来对美国安全承诺的信任危机。
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确实庞大。遍布海湾地区的8个永久军事基地驻扎着约4万美军,其中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规模最大,常驻兵力超万人。然而,这次空袭事件暴露了美国安全承诺的选择性。
沙特阿拉伯近年来对美国在中东安全承诺的信心逐渐减弱。两个关键事件加深了沙特的战略焦虑:2011年“阿拉伯之春”期间,美国抛弃埃及盟友穆巴拉克的先例;以及2019年伊朗对沙特石油设施的袭击未获美国有效回应。
美国对沙特的武器销售一直附带严格的政治条件。2021年,美国暂停向沙特出售进攻性武器,要求沙特遵守人道主义规范并推动也门战争的和平进程。更让沙特不满的是,美国拒绝向其出售F-35战斗机,理由包括技术安全与地缘政治考量。
相比之下,中国提供的武器则更具灵活性。中国不仅派出数十名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还帮助培训了数百名当地技术人员。这种银货两讫的交易方式反而让中东国家感到放心。
02 歼-35A的技术优势:不只是一架战斗机 歼-35A于2023年9月首飞,最初为中国航母设计,是继歼-20后中国第二款第五代战斗机。与限制出口的歼-20不同,歼-35A被定位为面向国际市场的隐身战机。
从性能来看,歼-35A在多项指标上不输于F-35A。军事专家指出,歼-35设计上更注重空中优势,并具备射程更远且可以先发制人的空空导弹,能对F-35A构成优势。价格方面,歼-35的单价约为7000万至1亿美元,仅为F-35的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