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的"万国牌"神话崩塌:为何沦为国际笑柄?
四、37年磨一剑的悲剧:光辉战机为何永难辉煌?
当印度国防部长骄傲宣称LCA战机国产化率达35%时,军工厂里的真相令人啼笑皆非——所谓国产化,不过是把以色列弹射座椅、美国发动机、英国航电塞进国产外壳。这款研发37年的"争气机",连起落架液压油都要进口,航电系统兼容性测试至今未完成。相比之下,巴方JF-17Block3从设计到列装仅用5年,全系统兼容测试误差不超过0.3纳秒。
这种差距折射出更深层的体制癌症:印度军工委约60%经费被中间商吃掉,某型导弹采购价甚至是国际市价的8倍。当"光辉"项目成为各方势力的分肥盛宴,所谓国防自主化,不过是政客与军火商合谋的皇帝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