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惊雷再起:解码俄乌谈判桌下的铁血博弈
二、钢铁洪流与外交烟雾的共舞
战场上的T-90坦克履带,正碾过谈判桌上的羊皮纸。俄军新任统帅德沃尔尼科夫在顿巴斯玩起了"钝刀割肉"战术:每日推进300米,用温压弹清除据点,迫使乌军整建制撤退。这种斯大林格勒式的绞肉机打法,看似笨拙,实则在消耗西方军援的时间差。
基辅的30天停火提议暴露了致命软肋。乌军每月需要5万枚炮弹才能维持防线,而美国兵工厂的产能仅1.5万枚。这30天对俄罗斯是整补期,对乌克兰却是"死亡倒计时"——北约的弹药库不是哆啦A梦的口袋。俄方强硬拒绝停火,恰是看穿了对手的"缓兵之计"。
但普京的谈判桌下还藏着另一手牌。将赫尔松前线部队轮换至白俄罗斯休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若乌军集中反攻顿巴斯,白俄方向的钢铁洪流随时可能直插基辅。这种"以空间换时间,以战线换筹码"的布阵,让乌军陷入两线防御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