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彻夜灯火通明,F-35正等中国“赏饭吃”
格陵兰的矿工在极夜微光下挣扎,缅甸的矿机零件标着“中国制造”,澳大利亚的投资者在10亿美元补贴前踌躇不前——当欧美豪赌“稀土去中国化”的野心撞上冰冷现实,一场关于未来战争金属的供应链地震正让西方军工帝国根基动摇。
一、矿脉幻灭:西方“去中国化”沦为全球笑柄
当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闸门落下,欧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全球地图上疯狂搜寻中国稀土的替代品。然而,缅甸的崇山峻岭、格陵兰的极寒荒原、澳大利亚的广袤矿区,这些曾被寄予厚望的“救星”,如今成了西方战略破产的冰冷墓志铭。
缅甸陷阱: 美国副总统办公室收到的“克钦邦稀土救美”提案,被智库专家一盆冰水浇透——缅甸矿业基础设施几乎为零,从巨型挖掘机到精密分离设备,都深深烙着“中国制造”的印记。没有中国供应链输血,缅甸稀土不过是镜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