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亿一架的“拧螺丝战机”,如何炼成全球最贵?
五、全球镜鉴:天价战机的军工启示录
光辉的荒诞剧本,给看官们留下三重思考:
供应链自主才是硬道理:65%零件靠进口,注定被汇率通胀卡脖子。反观东大歼-10CE从发动机到相控阵雷达全面国产,方能压价至1亿美元;
性能不行别硬吹:把“能飞”包装成“四代半”,只会沦为国际笑柄。韩国KF-50、土耳其Hürjet等同级战机价格不足光辉1/3,却因务实设计获市场认可;
军工不是政治秀场:莫迪强塞“印度制造”人设,结果空军战力不升反降。真正强国从不为口号买单——战场只认实力,不认情怀!
结语
97架订单烧掉712亿,印度用天价学费验证了军工界的真理:
螺丝刀拧不出大国重器,拼凑术堆不出国防脊梁!
当光辉在边境因“腿短”掉头返航时,不知新德里可会想起——这笔钱本够买2500万剂疫苗,或修建7000公里公路。魔幻现实背后,南亚大国的崛起梦,还需先拆掉那堵“自欺欺人”的高墙。